2023年4月13日下午,由bet365体育-bet365中文版app 和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主办、学院分团委和研究生会协办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座谈会顺利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姜晓萍教授,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丁煌教授,分别围绕“公共管理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及“与时俱进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结构完善”做主题发言。
本次座谈会由公共行政系主任李瑞昌教授主持,bet365体育 院长苏长和教授、副院长熊易寒教授分别致欢迎辞,顾丽梅教授、郑磊教授、张平教授、郑冰岛副教授、孙磊青年副研究员、周凌一青年副研究员、胡业飞青年副研究员、陈醒助理教授、范梓腾助理教授等多位教师代表参与座谈,来自公共行政系的硕博研究生旁听学习。
讲座伊始,姜晓萍教授首先就公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经验做主题发言。姜晓萍教授结合自身从历史学转向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经历,认为今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所在科研团队的支持。她带领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团队不仅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议题开展教学科研,而且积极为国家治理建言献策,培育孵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高端智库”。该团队已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培养出多位杰出学者,是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化科研团队。
在谈到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时,姜晓萍教授从人才培养、研究问题定位等方面分享经验。姜晓萍教授首先强调,学生是科研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活力来源,立德树人与人才培养是团队建设的重点,坚持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并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国际视野的拓展。此外,姜晓萍教授认为“追寻问题的价值”是科研团队建设的另一个重点,结合自身团队课题申报的经历,姜晓萍教授认为需要有“好奇之心”和发现问题的冲动,更要以不懈的坚持,练就课题申报乃至做学问的“洪荒之力”。
最后,姜晓萍教授提出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中的几点感悟:
一是要以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景作为团队的目标;
二是合理设置职位职责和有利于分工协作的团队结构;
三是培育以价值理想和沟通共识为载体的团队文化;
四是制定激励约束机制,为团队成员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和发展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绩效团队=个人才能×工作意愿×团队保障”的等式,并建成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
丁煌教授基于自己在公共管理学科深耕多年积累的学科建设经验,分享了自己关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考。
首先,丁煌教授结合时代背景提出公共管理学科结构完善的迫切性。无论公共管理学科在实践运行中出现的与一级学科矛盾、更名等问题,或是社会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和城乡公共治理等公共管理改革实践领域的需要,还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兴先进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与开放的全球化时代背景催生的全球治理议题,都呼唤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与时俱进。
因此,丁煌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科需要从方向凝练、资源配置两方面进行结构完善。丁煌教授指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者个人发展与学科发展转型需求的不一致,基于个人兴趣和积累展开研究的学者难以适应转型的公共管理学科框架。因此需要对公共管理学科方向进行凝练,归纳好二级学科方向,筑实学科根基再建设特色方向。此外,还需要整合和配置各种资源,根据学科方向与个人兴趣,合理发展安排方向,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赢。
其次,丁煌教授认为在完善学科结构外,还应该从四个方面促进公共管理学科进一步发展:
第一,进一步明确公共管理学科的根基和核心,遵循“2+X”发展模式,坚持主流和特色方向设置的合理化;
第二,进一步弥补国外学科的缺憾,补齐公共管理实践催生的特色学科;
第三,凸显公共管理学发展的中国特色,在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中强调研究中国问题;
最后,进一步强化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比较视角和全球视野。
讲座最后,苏长和院长代表学院感谢两位教授为学院发展“传经送宝”,希望三个学院在未来密切交流、共同进步,同时欢迎两位老师能够再次前来交流。座谈会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 | 胡珂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