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体育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精神专题】“国箴务实论坛——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讲座”第六讲成功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次数:0

2014年4月24日下午国箴务实论坛第六讲在文科楼725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政治学系副教授、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长忠博士就“拐点——走向有机政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意义”进行主题讲座,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老师主持了讲座。

首先,郑老师指出应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拉长,不仅要着眼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更要追溯其与中国古老政治文明的关联。本次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是“建中的破”即在不断打破原有的、一系列不合理机制的过程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种“建立”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的“中国梦”密不可分。

其次,郑老师基于历史阐述了中国政党、国家与社会的传统逻辑。非凡的古典政治文明缔造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辉煌,但1840年的鸦片战争带来了不断的衰亡,进而导致了文明体走向衰弱。自此,中华儿女走上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共和国”以现代政治带动整个国家文明体得以复兴。在这个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新政治文明的内涵重建是基于对原本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旧机制的破除。小农经济和长期的专制王朝导致中国社会自身组织力积弱,必须通过中央政府的力量对社会进行组织。政党力量和国家政权对于社会的有效组织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组织化基础,却没有有效开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持续动力。

接着,基于为现代政治寻找可持续动力的命题,郑老师介绍了党的十四大至十六大提出的现代政治三个要素的生成。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现代社会建构的基因置换。人的交往方式从血缘维系,到单位庇护,再到市场经济的嵌入,使得人的关系走向契约,市场要素开始流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建设使国家法律成为社会秩序建构的内在约束力,标志着国家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十六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运行形态、运行方式的创新和转型。但随着市场的嵌入,两极分化等系列问题开始出现;网络社会在中国的蔓延使得大批社会组织开始形成。这表明了在传统党政力量之外,社会可以基于社会的命题开始自我组织,自我解决,若是引导得不好,可能演变为对抗性的存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标志着现代社会的生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在二十年的时间,每五年推动一个要素的生成。市场、国家、政党三个主体要素渐进生成,但局限于各自的逻辑中发展,彼此互不相关,造成一系列疏离现象,改革进入矛盾多发期。为了支持社会、国家、政党的整体性发展,郑老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介绍并强调了有机政治的重要性。为了加强政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强调顶层设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有机政治将作为一种手段,从制度模式的选择和价值体系的构建两条轨道进行。从文化中国,到组织中国,再到如今走向制度中国,制度应该在现代政治中起主导性作用。价值体系的构建则展现了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政党意识形态一元,因此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建构国家意识形态,从而勾连起国家、社会与政党的整体性。

最后,郑老师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仅仅是一个拐点,但这个拐点是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的内在生命力。它不仅具有民族的意义,更具有人类的意义。能否最终实现人类的意义,还有许多路要走,这是一项人类的伟大实验,任重道远!

随后,学院政治学系包刚升老师、熊易寒老师、研工组长赵小斐老师等师生分别提出了关于政党自身的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相结合、拐点的内涵、国家治理的社会层面思考、政党统合社会功能的新方式等问题。郑长忠老师分别给予了解答。

(整理:赵晓惠)